2012年安庆市初三模拟考试(一模)
物 理 试 卷 分 析
执笔:宜秀区教研室 吴丽萍 审稿:安庆市教研室 徐跃华
2012年4月12日~14日,在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全市33所学校,共有8424位初三学生参加了本次中考模拟考试。紧接着进行了首次初中模拟考试的网上阅卷,阅卷工作结束之后,遵照教研室有关指示,我们对物理试卷进行了分析。现将分析情况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一、 试卷的基本情况
1.试卷结构:
试卷共有4大题,23小题,题型、分值与2011年安徽省中考试卷基本相同,整卷阅读量约4200字左右,比2011年安徽省中考试卷多1000余字。
表1:试题数量、分值比例
题型 |
填空题 |
选择题 |
实验题 |
计算与推导题 |
合计 |
题量 |
10(14空) |
7 |
3 |
3 |
23 |
分值 |
26 |
21 |
20 |
23 |
90 |
比例 |
28.9% |
23.3% |
22.2% |
25.6% |
100% |
表2:试卷中涉及考点及所占分值
考点 |
一 |
二 |
三 |
四 |
总分 |
声现象 |
2 |
|
|
|
2 |
光现象 |
2 |
|
6 |
|
8 |
质量和密度 |
|
|
2 |
2 |
4 |
运动和力 |
6 |
3 |
|
|
9 |
压强 |
|
3 |
6 |
|
9 |
浮力 |
|
1.5 |
|
|
1.5 |
简单机械 |
2 |
3 |
|
5 |
10 |
功和能 |
2 |
|
|
9 |
11 |
物态变化 |
2 |
|
|
|
2 |
内能 |
|
1.5 |
|
4 |
5.5 |
欧姆定律 |
2 |
3 |
6 |
|
11 |
电功率 |
2 |
|
|
3 |
5 |
电与磁 |
|
3 |
|
|
3 |
能量和能源 |
2 |
|
|
|
2 |
基本仪器了解 |
4 |
|
|
|
4 |
科学方法 |
|
3 |
|
|
3 |
试卷结构与2011年中考相比:(1)题量基本相同,填空题增加了1个空;(2)2011年中考试卷的图片情景共有16组,本次一模试卷图片情景共有18组;(3)试卷覆盖考纲中列举的主要知识点,突出了对初中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其中力学知识约占45%,电学知识约占21%,其它知识约占34%。
2.2012年安庆市初三物理“一模”成绩分析
表3:2012年安庆市初三物理“一模”成绩分布
分数段 |
0~9 |
10~18 |
19~27 |
28~36 |
37~45 |
46~54 |
55~63 |
64~72 |
73~81 |
82~89 |
90 |
人数 |
107 |
533 |
1111 |
1278 |
1187 |
1229 |
1121 |
963 |
660 |
233 |
2 |
比例 |
1.27% |
6.33% |
13.19% |
15.17% |
14.09% |
14.59% |
13.31% |
11.43% |
7.83% |
2.77% |
0.02% |
表4:安庆市初三物理“一模”考试质量分析
学科 |
最高分 |
平均分 |
最低分 |
区分度 |
方差 |
标准差 |
难度系数 |
物理 |
90 |
44.92 |
0 |
0.37 |
384.74 |
19.61 |
0.5 |
从全市成绩分析中可以得出,试卷的区分度为0.37,区分度较好。全市满分有2人,考生成绩有3个高点,分别在28~36,46~54,37~45三个分数段,整体成绩呈现为中间大,两头小,呈正态分布。
3.试卷难度分析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满分 |
2 |
4 |
2 |
2 |
4 |
2 |
2 |
4 |
2 |
2 |
平均分 |
0.77 |
2.96 |
1.43 |
1.61 |
1.63 |
1.52 |
0.64 |
2.18 |
0.51 |
0.40 |
难度
系数 |
0.39 |
0.74 |
0.72 |
0.81 |
0.41 |
0.76 |
0.32 |
0.54 |
0.25 |
0.20 |
表6:填空题难度分析
表7:选择题难度分析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满分 |
3 |
3 |
3 |
3 |
3 |
3 |
3 |
平均分 |
2.06 |
1.66 |
2.51 |
1.30 |
1.59 |
1.86 |
2.02 |
难度
系数 |
0.69 |
0.55 |
0.84 |
0.43 |
0.53 |
0.62 |
0.67 |
表8:选择题命中率
小 题 |
选A比例 |
选B比例 |
选C比例 |
选D比例 |
正确选项 |
正确率 |
11 |
7.0% |
10.1% |
68.8% |
12.6% |
C |
0.69 |
12 |
14.2% |
14.0% |
14.8% |
55.3% |
D |
0.55 |
13 |
3.8% |
83.6% |
3.8% |
7.1% |
B |
0.84 |
14 |
43.2% |
11.6% |
13.8% |
29.7% |
A |
0.43 |
15 |
12.3% |
53.0% |
18.4% |
14.0% |
B |
0.53 |
16 |
16.4% |
7.0% |
62.0% |
11.6% |
C |
0.62 |
17 |
68.0% |
4.0% |
7.2% |
19.5% |
A |
0.68 |
表9:实验题难度分析
题号 |
18 |
19 |
20 |
满分 |
6 |
8 |
6 |
平均分 |
3.27 |
2.41 |
2.31 |
难度系数 |
0.54 |
0.30 |
0.39 |
表10:计算与推导题难度分析
题号 |
21 |
22 |
23 |
全卷 |
满分 |
9 |
9 |
5 |
90 |
平均分 |
4.99 |
4.40 |
0.69 |
44.92 |
难度系数 |
0.55 |
0.49 |
0.14 |
0.50 |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此次试题难度系数大于0.7的较易题有5题,共13分;难度系数在0.5~0.7之间的难度适中题有8题,共32分;难度系数小于0.5的较难题有10题,共45分, 试卷整体难度系数为0.50,比中考考纲要求稍难(中考考纲要求整卷难度系数为0.6~0.7),但比2011年安徽省中考试卷稍容易(2011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难度系数为0.47)。
二、试卷的总体特点:
1、注重基础,考查方法灵活
试卷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较广,考查的内容与《考纲》基本一致。试题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考查的方法科学、灵活。试卷要求学生远离死记硬背,坚持在实际应用中考查基础知识。如第1题中消除噪声的方法;第2题中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第3题中光的反射;第22题中电水壶的相关知识的考查等。试卷坚持在解决问题中考察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如第5题中考查了多种基本仪器(温度计、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等)的同时还考查了基本方法(转换法);而不是直接考查这些测量工具的原理。第11题选择题4个备选答案中,在考查多组实验的同时考查了研究问题的方法,等等。
2.注重能力考查,突出综合性
试题对考生能力的要求体现得较为突出,适当加大了综合性,强化了对考生分析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试题体现了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注意了知识及能力的综合,充分体现多元化能力的教学要求。如第5题综合考查了多种基本仪器的原理,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第6题考查在图像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及电功率的有关计算。第11题通过四组实验考查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第12题考查了内能、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液体压强和摩擦力等多个知识点。第17题考查了四组电磁实验的工作原理及分析归纳能力等等。
3.凸显实验考查,体现学科特点
实验是每年中考考查的重要方面,试卷通过实验题,不仅考查了相关的知识,同时渗透了物理方法、各种能力的考查。试卷中除了第三大题实验题外,还有第5、9、11、17题,涉及到的基本测量仪器和基本实验共有17个,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在这些实验中应该全面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应该深刻理解的过程与方法。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本次考试凸显实验考查,很好地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体现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现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理念。这对以后物理学习、教学能起到一个重要的引导作用。
4.关注社会和科技,体现应用性
试题取材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进行考查,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社会间的密切联系,拉近了物理与现实生活、生产以及科学技术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物理学的巨大应用价值。
同时也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例如第1题中体育馆的建筑材料,第2题中飞船对接,第3题中山路拐弯处的凸面镜,第7题中超导体材料,第17题中手压电筒,第22题中电水壶等等,这些都是人们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和常见现象,贴近学生实际,能够给学生以亲切感,进而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试题中还有意识地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也体现了新课改理念。
三、学生答题质量分析:(具体见一模试卷.doc)
1.填空题
第2、3、4、6题得分率较高。第1题,由于题干中没有提示从哪方面知识回答问题,学生不知从何回答;第9题,学生对电能表铭牌含义不能灵活应用;第10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足及不能正确运用杠杆平衡原理;故得分率都很低。第5题中学生对电流表原理不清楚,且教材中没有涉及到量杯,所以该题得分率不高。其它题目得分率适中。
2.选择题
选择题得分率普遍较高,尤其是第13题,达到0.84。
第14题,多数学生对浮沉条件相关知识模糊,得分率相对较低。
3.实验题
第18题中,部分学生对第(3)题中,不能正确把握近视眼镜这一凹透镜的光学作用,不能结合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该空得分率相对稍低;
第19题中,多数学生对实验原理不清楚,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弱,得分率较低;
第20题中,多数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控制变量法,这题得分率较低。
4.计算与推导题
第21题中部分学生对秒表的读数错误;不能正确理解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概念,该题得分率适中。
第22题中部分学生生活知识贫乏;解题能力偏弱,该题得分率得分率适中。
第23题中,学生审题不清,不能理解和应用功的原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该题得分率为全卷中最低。
四、对今后教学的几点建议:
这次一模阅卷结束后,通过阅卷老师反馈的信息,我们总结出三个词:基础、实验、规范。这里我想还可以加一个词:关注。概括起来就是:注重基础,使知识系统化;强化实验教学,培养综合能力;关注生活和科技,提高应用能力;规范答题,培养严谨的思维能力。这是我们平时教学和中考备考都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
1、注重基础,使知识系统化
中考一直突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只有学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各种能力的培养才有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要:
(1)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特别要搞清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物理意义,明确概念与概念之间、概念与规律之间以及规律与规律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使知识系统化。
例如第21题中,学生对功、功率、以及机械效率三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不清楚,故有不同程度的失分,建议复习时选几种典型的简单机械为代表,可进行专题复习,从而使学生深化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最终学会应用。
(2)要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次试卷第5题中考查了多种基本仪器,很多学生得分不高,反映出基本技能的缺失,建议后期进行专题复习,可将所有基本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读数、注意事项等对比复习,找出共性和个性,加深理解并学会迁移应用。
2、强化实验教学,培养综合能力
对比今年和去年的《考纲》,在实验测试“水平要求”中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去年的要求是“做过……实验”即可,今年均改为“能对探究……实验的过程作出正确的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等”。从中可以看出今年的中考实验题,可能会更加注重对学生独立操作的实验技能的考查,强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经历、反应和领悟。
在评卷中,我们发现实验题是考生丢分较多的试题,说明实验还是学生学习上的一个薄弱环节,建议在备考时,要强化实验专题复习,可以“探究实验中的物理方法” 作为线索,对实验进行归纳复习,对考纲所列实验,尤其是14个学生实验,通过专项训练,使学生对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都能了然于心;能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会使用仪器,控制实验条件;会观察和解释实验现象;会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样通过实验教学这一载体,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关注生活和科技,提高应用能力
近几年各地中考物理试卷中,有不少是以社会生活和科技热点问题作为命题的情境,如自然灾害(地震、干旱)、能源问题、环境保护、神州飞船、奥运体育、交通安全等。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外书刊、电视、互联网去获取相关信息,扩大视野,并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运用已有知识对热点问题做科学探究,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
4、规范答题,培养严谨的思维能力
在评卷中,我们还看到有不少学生因为答题不规范,出现了很多无谓的丢分,因此,我们在备考中务必要重视指导学生规范答题。
首先,学生要很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要运用规范的物理语言进行答题,学会用文字及相关公式准确表述;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明确答题的思路,学会有条理地表述;第三,要重视书写规范,要求学生书写务必要做到工整、清楚,卷面整洁。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强化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得分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全面、细致、缜密的思维能力。
我们在备考中要认真研究《中考考纲》和《课程标准》,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要认真研究近三年全省中考试卷和全国各地中考试卷,探究试题特点,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呈现方式,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从中发现其规律与命题方向,进行有效备考。
以上仅是一家之言,由于水平有限,不妥之处,请各位专家、同仁多多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