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365
 v 您现在的位置: det365 > 资讯 > 文摘 > 政史 > 正文
 
 

初中思品课堂倾听学生心声的感悟

来源:钱筱婷  点击:   时间:2016/11/10 19:47:30

    摘要:通过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的两个教学案例的分析,阐述如何在课堂上倾听学生的不同声音,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在课堂上老师要真正做到倾听学生的心声,须从转变观念,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耐心倾听,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积极评价,促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三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倾听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材内容浅显易懂,知识目标很容易达成,教师如果只是凭借课本进行枯燥无味的说教,那么品德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不能真正对他们的心灵深处产生触动和影响。所以,思想品德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否得到落实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作为一名初中思品教师,笔者结合两个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实现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让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

案例一:换位思考的感悟

在上《主动沟通,健康成长》一课时,我引用了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老师在课堂上的严厉批评伤害了小林的自尊心,于是小林在周记中向老师说出了自己当时的感受,老师看后非常内疚并主动向小林道歉,通过一番沟通师生之间的矛盾消除了。

设计这一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都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主动沟通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却出现了让我意想不到的情况。班里好几个男生都反映现实中老师根本不会轻易向学生道歉,学生主动沟通根本无济于事。尤其是其中一个男生对老师的抵触情绪特别大,其他同学纷纷响应,课堂出现了乱哄哄的景象。如果这时老师千方百计说服学生相信师生之间是可以沟通的或者批评学生乱插嘴,也许表面上学生认同了老师的观点,但事实上学生从心底里不但没有认同老师,反而对思想品德课的抵触情绪会增加。于是我见机行事,让反对声最大的陆同学来谈谈他的看法。原来陆同学在小学里也遇到了和故事中类似的情况,他的老师不但不向他道歉还严厉地批评了他,从此陆同学对所有的老师都产生了抵触情绪。

利用这一契机,我把陆同学请上了讲台,让他和我一起演他和小学老师的故事。不同的是,他当老师,我当学生。演完后我让他谈感受,他说当“老师”的他面对学生的顶嘴感到很没有面子,很生气。他还补充说当时对小学老师的态度很不好,以至于他和老师的关系越搞越僵。通过这堂课,他理解了老师的处境,现在他对老师的抵触情绪缓和了很多。如果当时在课堂上没有给他表达心声的机会,那么这堂课的情感目标是虚设的。

案例二:男女生交往问题的探讨

《男生女生》一课很受学生关注,有些话题也很敏感,在讲到男女生如何交往时,我选用了一个案例“面对异性的表白”,案例中讲述了初中女生晶晶收到了男同学的表白信,既兴奋又害怕,她也开始关注这位男同学,但想到老师家长三令五申地禁止早恋,她不知所措了。我列出了很多供参考的问题: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成熟了吗?他们有能力承担相应的责任吗?进一步发展感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吗?……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分析他们的感情能不能进一步发展。大部分学生和我预先设想的一样,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后得出结论:他们的感情不能进一步发展,这也是我希望得到的结果,目的是引导学生不要早恋。但是,在我即将进入到下一环节的教学时我发现了一位学生的手高高地举着,这分明是向我刚才得出的结论发出的挑战,我心里揣测着该不该给他发言的机会,因为这是个敏感的话题,引导不好会适得其反。最终我还是选择了让他发言,果然不出我所料,他对我刚才得出的结论持反对意见,他认为只要两个人在一起能共同学习、相互帮助,而且双方都是真心的,他们的感情还是能发展的。话音刚落,课堂上掌声一片,我一下子惊呆了,原来很多学生刚才说的并不是他们真实的想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能遇到类似于以上两则案例中的情况。虽然思想品德课上的提问大多是开放性的,但学生往往会用学过的大道理来套答案,所以表面上看起来这样的师生互动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这一内容也掌握得很好,但事实上这样的课堂并不一定真正取得了实际效果。正如案例二中提到的,一开始大部分学生为了得出“正确答案”,而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在那位同学提出反对意见之前这个环节似乎很顺利地完成了,而事实上学生心中的疑惑并没有真正解决,他们对男女生交往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只有当学生把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之后,通过老师的引导,他们对这个问题才有了新的认识,课堂的教学目标也才能真正达成,所以课堂上老师要善于倾听学生不同的声音。那么,老师怎样才能更好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呢?

1、转变观念,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传统教学观念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绊脚石,转变教学观念是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首要问题。转变教学观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树立学生主体观。教师要摒弃就教而教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主体观,使学生由被动的、静态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动态的学习。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参与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牢固树立“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观念。           (2)转换教师课堂角色。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变知识技能的传播者为积极的参与者,教师既是示范表演者、情景创设者,同时也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总之,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绝对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服务员与前进路上的加油者、鼓励者。这是能听到学生心声的前提。

2、耐心倾听,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有些教师为了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在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后就匆匆进入下一环节。其实,思想品德课老师的答案不能称其为正确答案,只能说是参考答案。由于学生处于成长过程中,对思想品德课中涉及的一些问题似懂非懂,所以有些学生会提出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恰恰是需要老师进行引导教育的切入点。因此,老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

案例一中的学生对老师的成见源于他对老师的不理解,如果课堂上老师没有给他这个发言机会,他对老师的成见将一直延续下去,再对他进行师生关系的教育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多听听不同学生的观点,要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真实看法。

3、积极评价,促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积极和适度的鼓励性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在鼓励学生说出真实想法后,教师的评价尤为重要。因为学生的真实想法有时和老师要传授的知识点背道而驰,甚至偏离主流价值观,所以教师的反馈将直接影响学生是否愿意说真话。

首先,动之以情,老师要接受学生的这些看似难以接受的观点,这种接受是情感上的理解和尊重,切勿全盘否定。其次,晓之以理,分析他的观点并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加以引导和教育。有些时候学生的观点也不无道理,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自信心、自尊心,评点结合,不断发展学生参与能力。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其成功与否。一切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不要忽视学生的“反调”,给学生唱反调的机会,多倾听学生的心声,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思品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军.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王献章.别样的生成,同样的精彩[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6):11-12.

[3]王敏.以生为本在政治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7):48-49.

[4]孙爱霞,冯宪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7):33-35. 


编辑:弓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Copyright 2004-2016 www.szkug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det365
    地址:中国安徽省安庆市青年新村2栋1303 维护制作:三人行工作室 皖ICP备102070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