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365
 v 您现在的位置: det365 > 资讯 > 文摘 > 政史 > 正文
 
 

整体建构思品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骆奇  点击:   时间:2016/11/11 20:01:50

   摘要:整体建构思品课堂教学顺应了综合性教育的潮流,是一种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借鉴整体教学理论设计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显著特征是关注课前、课中、课后的延伸与拓展,注重整体期待、充分互动与探究实践,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的融合。整体建构思品课堂教学隐含着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对思品学科核心素养的重新架构。

关键词:期待;互动;实践;整体教学

整体教学是指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原点,将探究的触角向课堂辐射,开发更多背景知识,联系更多生活体验,追求多元个性解读,资源整体开发的教学方式。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注重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的关联性与整体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以下笔者结合课例,以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板块为基础,着重探讨思品课堂整体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课前:拓展整体视界

依据接受美学理念,学生总是带着某种期待或问题进入课堂,并以既定预期或问题前景展开学习活动。因此,整体视界可理解为学生学习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提升学生的整体视界,有助于打开对话的视窗,畅通交流的渠道,感悟也就必然深刻而丰富了。

(一)统览全书,自在“撒网”

学期初始,笔者要求学生统览课本,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相关内容作一点研究,自由搜集一些感兴趣的素材,并将每人自在“撒网”捕得的“鱼”放进班级的“信息鱼篓”,供大家随时分享。这里的“鱼”可以是文字、图片,也可以是影像资料,这对深入学习内容大有裨益。

(二)依据主题,有意“采蚌”

在一课学习前,笔者要求学生对本单元内容进行预习,预习的任务之一就是依据主题,有意识地搜集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信息,并在课前、课后与同学交流,特别有价值的信息在班级信息栏展示,此举旨在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根据需要,用心“垂钓”

对于某一块内容,若的确离学生生活较远,笔者布置学生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背景材料,这样明确的任务安排能让学生用心用力,相信会对主题学习产生更深刻、更丰富的体验。

二、课中:实施整体互动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也只有源于生活实际的课堂教学才能引发学生内心的道德情感。因此,教师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有目的、有意识地营造有利于学生情感发展的教学氛围,引领学生身临其境,产生道德体验,获得道德认知。

(一)弹性设计,开放课堂

弹性设计指的是教师的“教”应当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并为其留出尽可能多的“弹性空间”,以便做好课堂现场生成。

 1.平等对话,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这种价值导向不能强行灌输,应通过师生的平等对话,促进学生产生新的内心体验与感悟。

如,在执教七年级上册《学会调控情绪》一课时,一位教师让学生列举遇到不良情绪的表现并说说原因,针对学生“我的小狗死掉了,我很伤心,那时我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小狗都死掉”这一极端回答,教师并不急于价值判断,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推进,并引导其他学生参与互动对话,最终让学生“收回刚才的想法”,从内心得出“不能因为自己的小狗死了,自己伤心,就希望别人也跟着伤心,来感受我的痛苦”。

上述课例中,该教师善于从学生的错误中找到突破口,大胆打破原有计划,及时调整预设,使之成为下一个教学过程的基础资源,在平等对话中进行价值引导,引导学生在对话、交流、碰撞中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多元感悟,尊重学生的真实体验

针对同一主题,每位学生都可能因生活经历、认识水平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感悟,教师应尊重学生课堂生命的独特展示,不应以统一的答案来压抑学生的个性和灵气。

全国思想品德优质课评选一等奖获得者魏滨老师在执教“两代人的对话”一课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一天,妈妈收拾你的房间时,发现你的日记放在床头,未带到学校去。妈妈在犹豫中打开了它。这时,你正好推门进来。

师:谁能坦白地告诉我,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你的第一感觉会是什么?

(生踊跃发言)

生1:(气呼呼地说)我很愤怒。

生2:我很失望,妈妈不相信我。

师:想一想,为什么妈妈要打开你的日记?

生1:可能看到我的不足,想让我走上正轨。

生2:想及时了解我的情况。

师:应怎样避免发生类似的情况?有一位妈妈这样说:“老师,我知道偷看孩子的日记不对。可孩子长大了,与我越来越疏远了。我想走进他的世界吧,他不让。我就只能看日记了。”

生3:如果我们做儿女的能及时和家长谈心,他们就不会偷看我们的日记。

……

师:其实,父母很想关心你,了解你。记住,多与父母沟通。

 不难看出,该课例没有预设统一答案,而是依据学生的学路相机推进。课堂显得自如、自在,丝毫没有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痕迹,这也正体现个性感悟的弹性教学所极力追求的无痕境界。

(二)搭建平台,激活课堂

对话是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这种深层次的思想交流需要氛围,尤其是在师生之间。面对共同的主题,只有营造和谐的氛围,搭建友好的平台,对话的窗口才能敞开,互动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1.构筑思辨互动平台

思辨互动平台的构筑离不开争议性问题。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说,要尽可能给课堂留出思辨的空间和时间,预想各种可辨的角度。尤其是所选议题应符合探究性、开放性的标准,紧扣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让学生有话可说。

如,关于“打麻将”就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打麻将作为一种广受人们欢迎的娱乐方式,可以联络感情、愉悦心情,应受到保护。另一种观点认为打麻将是落后文化,不仅诱使人们把时间、金钱浪费其中,而且沦为赌博的方式之一,应予以抵制。当这一议题进入到学生的思辨视界时,教师如能依据学生的辩论因势利导,或煽风点火,或袖手旁观,搭建思维交锋平台,必能达到思辨互动、思辨融合。

2.  营造体验互动平台

体验的产生,首先源于学生对体验对象具有切身的感受。因此,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思考价值,又蕴含教材知识的教学情境,是顺利进行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宁波市名师郑乐安老师在执教《爱的协奏曲》一课时,营造了这样的体验互动场:

周日的一个下午,宁宁要和同学出去打篮球……

“人家徐阿姨家的辉辉整天都待在家里的,哪像你,整天就只知道吃喝玩乐,写完作业就算完事了……学学人家辉辉吧,每次考试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你?哼!就这样玩下去,将来只能去要饭……”

【设问】预测:如果是你,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脱口而出的话会是什么?

【学生表现】愤怒、伤心、与父母吵架、关上房门生闷气。

【设问】(出示主人公宁宁的表现,顶嘴)你想爸爸会怎样?

【事实呈现】被爸爸打了一耳光,宁宁愤然摔门而去。这是发生在宁宁和爸爸妈妈之间的冲突。这一场景大家觉得熟悉吗?

【设问】同学们,你们被父母打过吗?当时你们的感受是怎样的?(生气、伤心、委屈、怨恨)

【设问】你有想过父母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打你的吗?

【播放录音】作家毕淑敏散文《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设问】你懂得宁宁的妈妈为什么会说出那样的话吗?

【学生表现】(学生感同身受)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体现了他们的一片苦心。

不难发现,郑老师采用情景体验与文本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父母打孩子之后的痛苦心情。在充分的体验中,增加了学生间的互动,促进了教学资源的生成,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应。

(三)随机调控,提升课堂

随机调控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为对教学现象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性洞察。

1.  善于捕捉有效信息

善于捕捉、利用生成性资源,要求教师学会倾听、洞察,在倾听中发现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并因势利导,开展教学。如,以下是《财产留给谁》一课的两则教学片断:

【片断一】

师:教授的财产将来留给谁呢?

生:留给我!

师:现在进入我们的法律课堂“财产留给谁”。

【片断二】

师:教授的财产将来留给谁呢?

生:留给我!

师:留给你?凭什么呢?

生:(答不上来)

师:通过这节课,老师待会儿问问同学们,看看我们班的这名同学是否能得到教授的财产。今天进入我们的法律课堂“财产留给谁”。

不难发现,片断一中的教师对课堂的有效信息视而不见,固守原有的教案进行教学;片断二中的教师及时捕捉意外信息,避免了精彩生成的旁落。事实上,有许多“意想不到”正是课堂期盼的精彩生成,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能否捕捉到这些信息。

2.  及时开发课程资源

如果教学智慧的最初表现是及时捕捉信息,那么在捕捉到信息后如何对信息作出判断,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是教学智慧的进一步体现。

如,在教学《珍爱生命》一课时,一位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后,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在事发现场,你会作何选择”时,出乎意料的是,有两名学生选择“自己先走”。此时,该教师不慌不忙,顺着学生的思维,先是大胆肯定学生的勇气,而后播放《泰坦尼克号》片断,将学生引导到对生命的正确认识上。不难看出,教师不露痕迹地开发和利用最具价值的学生资源,将课堂意外转化为课堂精彩,使思品课堂变得更加鲜活与灵动。

三、课后:开展综合实践

学生带着视觉期待走进课堂,在课堂中展开充分互动后,整体教学还需完成其循环系统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课后的综合实践。它可以是全班共同确定主题,也可以根据各自体验自己选题、自己完成。

(一)实践空间:从课本走向生活

思品教学若离开了生活的运用与实践,便难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所以,从课内到课外的拓展应从课堂学习出发,从学生的生活需求出发,最终融入学生的现实生活,这种延伸遵循整体教学关联性的原则。它既基于课堂,又高于课堂,既是思品教学的拓展,又是学生生活的必需。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鼓励学生通过微博发布以“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为主题的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使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体会生活之乐。

(二)实践渠道:从单一走向多元

思品教学的课外实践必然与体验链接,体验的最大特点在于亲身实践。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因此,体验的渠道若能从单一走向多元,学生得到的发展将更加全面。因此,课后实践应尽可能融知、情、意、行等于一体,尽可能融知觉、嗅觉、听觉、味觉等于一体,这样必然能使体验更加深刻,学习更加有效。

(三)实践过程:从操练走向探究

研究表明,缺乏理解的记忆很容易遗忘,而深刻认知的东西不但可以长久保持,还可以产生积极的迁移,促进其他领域的学习。因此,通过实践探究,可以让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有助于克服思品交流流于说教、脱离生活实际的弊端,引导学生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巧,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与思考,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楼江红.“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初中思想品德[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2]杨翠玉.这些年我们一起琢磨过的课•初中思想品德 [M].宁波出版社,2013


编辑:弓长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Copyright 2004-2016 www.szkug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det365
    地址:中国安徽省安庆市青年新村2栋1303 维护制作:三人行工作室 皖ICP备10207065号-1